全国首例!三方共建“体卫融合”新模式
大运体育惠民再出新举措
运动促健康搭建新平台
成都市全民健身工作又出新招了!
8月31日
成都市全民健身中心
(成都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与成都第一骨科医院、青羊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签署《成都市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共建合作协议》
未来,三方将整合优质资源
共建“成都市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
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要全民健身更要全民健康 成都不断加大“体医融合”“体卫融合”力度 8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结束后,成都继续加大体育“惠民”力度,统筹安排大运场馆有序开放服务市民,举办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运动之城运动健身活跃度进一步提升。市民们在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接受体质监测
近年来,在成都市体育局的统筹安排下,成都不断加大“体医融合”“体卫融合”力度,以市民体质健康促市民身体健康。2023年2月,成都市体育局发布的《2022年成都市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2022年全市总体体质达标率比例为94.61%,较比2021年的93.15%提升1.46个百分点,成都人的体质达标实现七连升。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提升,与成都市大力推动科学运动促体质健康,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体卫融合”探索,助力健康成都建设,关系密切。
三方聚力接地气 全流程一体化服务市民 “后大运时代”,成都加大体育惠民力度,引领全民健身走向新高,“体卫融合”进一步走向深入。本次协议签署,是成都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创“市-区-院”三方共建“体卫融合”新模式的一次探索。据成都市全民健身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三方将充分发挥体育和医疗卫生部门特长,进行资源优化整合,推动国民体质监测站点与医疗卫生机构的协同合作发展。《科学健身指导门诊共建合作协议》签署后,三方将按照“运动风险评估(体质测评+医学检查)—运动处方—运动干预+运动康复”的闭环模式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具体内容,包括体质检测、运动能力评估、运动风险筛查、运动处方开具和运动康复。
该负责人说:“全流程一体化‘门诊’服务,对服务市民健身指导系统性更强,也更科学合理。”中心除600平方米的测试场地外,还有丰富的体质监测、运动康复器材与手段。中心配备了近百名专家教授、医生、康复师、社区运动健康师等专业人员,能够为市民提供运动前损伤预防、运动中能力提升、运动后康复干预“一条龙”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构建运动项目的全程科学管理体系。成都第一骨科医院负责人介绍,成都市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西区)将依托成都市体育局,围绕篮球、马拉松等运动项目为特色,构建运动项目的全程科学管理体系;通过组建多学科协作门诊(MDT),根据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生物力学规律以及常见的运动损伤,为运动爱好者提供运动前风险筛查、运动中的能力提升以及运动后的康复干预的全过程科学管理;同时积极推动中老年慢病健康管理及运动处方开具,帮助居民做好慢病预防及干预工作。
编辑:黄楚涵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都喜欢
2023-08-31 19: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