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体育帮助年轻人在成都更好地看待世界
8月8日,成都大运会正式落下帷幕。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大赛,也是一次文化交流盛事。来自不同国家、说不同语言的大学生,以体育为媒介,在成都共谱青春之歌。
打开社交媒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看到了大学生运动员们发布的对成都美食和美景的体验。成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亚洲首个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称号的城市,附近更有数处世界遗产地。
日前,小布专访了夏泽翰。在夏泽翰的理解中,大熊猫等世界遗产能够让年轻人了解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挑战。
夏泽翰期盼,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在比赛结束回国之后,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把他们在成都的所见所感所盼,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他看来,这正是成都大运会作为一场青年对话盛会的意义。
成都大运会让运动员们更好了解
中国西部的巨大潜力问:成都大运会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它的成功举办,对于中国西部来说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夏泽翰:成都大运会把世界的目光带到了中国西部。我认为,成都大运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运动员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西部的巨大潜力,让中国西部展示自己。成都大运会也将帮助中国西部的公民了解体育的价值。除了身体健康,体育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成都大运会主场馆
问:成都大运会参赛运动员正好属于Z世代。青年交流有多重要?在您看来,Z世代的沟通方式与其他世代有何不同?
夏泽翰:Z世代生来就有了技术,是技术伴随着长大的。因此他们的沟通短、平、快,喜欢使用社交媒体。成都大运会的参赛运动员正好属于Z世代,这使得成都大运会变得非常独特,有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
成都大运会闭幕式表演
社交媒体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追踪某一比赛的结果。比赛结果当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体育的语言是通用的。不管是来自哪里,运动员们能理解同样在进行体育运动的人。
体育是一种通用语言。我的母语是乌尔都语,我过去常打羽毛球,我还打乒乓球,很多中国人也打羽毛球、乒乓球,但我不需要懂中文,我们可以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打球。看比赛的人也有各自的语言,但他们也不需要知道彼此在说什么,体育本身就是语言。体育的语言是如此强大、如此包容,通过体育,我们可以在世界上建立更好的联系,我们可以促进健康和福祉。我是个科学家,我们说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我想说,体育是人类的语言。
四川的世界遗产
是全世界的遗产问:成都是中国西部一座非常国际化、开放包容的城市,在文化上充满活力。成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意城市网络,是“美食之都”。成都大运会期间,成都还举办了成都双年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体验等活动,推出了“世界遗产经典之旅”等多条精品参观线路。成都举办如此大型体育赛事的文化基础是什么?
夏泽翰:首先,我想谈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成都的标志——太阳神鸟图案,它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也是成都大运会会徽象征元素之一,出现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的金色焰火中。“太阳神鸟”有着约3000年的历史。可以说,成都大运会始于对悠远古蜀王国的理解。
当然,成都还有很多令人赞叹的文化。这里既有文化遗产,也有自然遗产。成都最可爱的动物就是大熊猫。大熊猫是全世界的标志性物种,是世界遗产。还有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都离成都中心城区不远,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地。它们都能帮助年轻人了解我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成都也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轻人可以在成都体验刺绣,了解它是如何演变的。
成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它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创意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亚洲的首个世界“美食之都”,也是全世界第二个“美食之都”。就像运动员发在社交媒体上的那样,这里的辣子鸡、担担面很特别,火锅也很棒,这些美食也创造了很多对成都文化的理解。很多年前我到过成都,我真的很喜欢这里的火锅。去成都真的是一次非常美好和独特的经历,我享受了美味的食物,还有人们的友善和热情。
在举办精彩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同时,成都还举办了成都双年展,展出了22个国家及地区的235位艺术家的476件艺术作品。这为年轻人提供了另一个机会去了解文化和艺术的力量。艺术带来了对文化、对城市人民的理解,以及对体育的理解。此外,成都还有很棒的博物馆,博物馆也代表着令人惊叹的历史。
2023成都双年展展厅现场
这次成都大运会还能帮助年轻人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进展,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联系的愿望,并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实现更好、更有质量的发展愿望。
我认为这不仅对在成都的运动员,而且对他们的家人、朋友、大学同学和其他在成都观赛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当我们说四川的世界遗产时,不仅仅是四川的或中国的,世界遗产意味着是全世界的遗产。
运动会可成为思考多元文化、
多边、多学科对话的一种方式问:作为“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管理”项目和“世界遗产可持续生计”活动的一部分,“熊猫大使”项目充分利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遗产保护以及文化表达和创意促进方面的专长。年轻人应该如何在文化保护中促进可持续发展?
夏泽翰:非常重要的是,年轻人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我们的挑战,需要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文化、遗产和环境。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项目所做的。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张仲杰摄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展示了我们如何保护像大熊猫这样的标志性物种,以及我们如何让年轻人加入环境管理。我们在四川的工作也包括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推广一些当地产品,例如蜂蜜、刺绣,当地产品可以成为生态旅游新模式的一部分。此外,通过“熊猫大使”,我们正在赋能年轻人,让女孩们和男孩们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旅游项目大使。
张雨霏抱着“花花”毛绒玩具爱不释手
我们需要以一种非常不同的方式来思考我们的未来。我认为,运动会可以成为我们思考多元文化、多边、多学科对话的一种方式。
成都发布-成都商报记者|胡伊文 赵倩图据红星新闻成都发布编辑 | 罗雪梅 格子扫码进群↓
点赞在看↓
2023-08-12 19: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