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活动预告
News Center
协会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详情
宝岛篮球这三年:书豪魔兽登场幕后,三个联赛一台戏
2023-02-22 21:00:31
自从前往台湾打球,魔兽霍华德新闻不断。2月19日的一场比赛中,他所在的球队和对手爆发斗殴冲突,最终12人被夺权驱逐,跑过去劝架的他也被牵连其中。不过,比起前段时间球队陷入连败,被奥尼尔嘲讽比赛强度像健身,霍华德近期表现有所回春,拿到过大号三双,还帮球队实现了三连胜。
同样身处台湾的联赛,另一位话题人物林书豪,似乎要经历霍华德经历过的质疑了。替新东家出战的第二场比赛,他13投3中,仅得到16分5助攻,失误却多达7次,没能带队赢球。
去年底,霍华德加盟桃园永丰云豹,在台湾刮起一阵魔兽风暴。春节期间,离开CBA的林书豪自宣加盟高雄17直播钢铁人,延续了这股风潮。两岸球迷因此增加了颇多谈资。不过,林书豪与霍华德的“豪华对决”,却不可能在赛季期间上演,因为两者分属于不同联盟的不同球队。
早在“豪华”二人组登陆台湾前,台湾篮球也常因为高中联赛HBL的火爆气氛,以及职业联赛非常用心的宣传包装等原因,引起大陆球迷关注和讨论。懒熊体育也曾在四年前深入宝岛调研
(延展阅读:
“
我不是台湾第一高中生
”;
当我们都感慨台湾高中篮球的氛围好,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产业专栏
)
。
这些关注,多少体现了球迷对CBA联赛的某些不满。实际上,半职业性质的台湾超级篮球联赛SBL,曾经同样因经营不善饱受诟病。2019年,为了在球队经营上有更多突破,首夺SBL冠军的台北富邦勇士选择整队退出,转投东南亚联赛ABL——冠军跑路,至少在篮球的世界里还闻所未闻。
当SBL陷入困境,改变亦在此时发生。疫情爆发的三年里,两个全新的职业联赛在台湾诞生,一扫台湾篮坛多年的失落和低迷。其中,黑人陈建州创建并担任执行长的P. LEAGUE+(简称PLG),使台湾时隔20年再次拥有职业篮球联赛,并在第三赛季中迎来林书豪加盟;后成立的T1联盟,更是率先酝酿出霍华德空降的新闻。
短短3年,台湾篮球的格局如何被改变?
SBL:半职业勉力经营,
台版“管办分离”流产
台湾曾经有过职业联赛,而且也叫CBA。1993年,由知名企业家、泰瑞篮球队的创办人洪敏泰牵头成立,并于1994年11月开打。这是比大陆CBA成立还早的亚洲第二个职业篮球联赛(第一个是湾区翼龙本赛季参加的PBA)。
据台湾体育事务主管部门每年发布的《运动现况调查成果》统计,篮球长年以来都是台湾男性参与人数最多的球类运动,即便职业化程度最高的棒球,也难望其项背。最受欢迎的运动有了职业联赛,在当时赚足了关注。1999-2000赛季,这个仅有六支球队的联赛,电视转播费用已经高达1亿3120万新台币,大陆球迷熟悉的王立彬、宋涛等球星,都曾在这个联赛效力。
▲王立彬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旗手。
亚洲金融危机后,台湾经济受创波及到职篮,加之各队向来缺乏合理运营,财务状况都不太理想。尤其1999年初,联赛和转播方东森发生合约纠纷,谈判破裂后等于直接丢掉了近亿的营收。最终,难以为继的联赛在2000年停止运营。
联赛解体,球员教练们只能自寻出路。大陆CBA曾出现过一支台湾球队新浪狮——这个球队正是由台湾CBA三连冠霸主宏国象改组而来,当时更多球员只能重回业余赛场甚至失业。
直到3年后,体育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林德福以重振篮坛为由,多方筹措,在台湾篮协架构下增设“超级篮球联赛委员会”,7支球队组成的SBL随之诞生。
SBL早年间广受关注,培养出林志杰、曾文鼎等一批号称“黄金世代”的球员。2013年马尼拉亚锦赛,他们代表中华台北挑落易建联率领的中国男篮杀进四强,将台湾篮球的声誉推至顶峰。
▲2000年,宏国象由新浪网接手改名“新浪狮”,参加大陆的CBA联赛,两个赛季后回到台湾成为SBL创始球队。
但SBL却并没有乘上东风,而是走了下坡路。
台湾体育事务主管部门的资料显示,2013年结束的SBL第十季,105场例行赛(常规赛)的总购票人数已经低到29897人,场均不到285位观众。到2018-19的第16季,尽管赛程增加21场,这个数字仍旧只有32702人,全季总购票人数(包括季后赛和冠军赛)也仅为46926人,创下成立以来的历史新低。
衰落隐患也许早就埋下。SBL沿袭了CBA的办赛模式,没有主客场,实行短期赛会制,各地巡回,统一比赛。每到比赛日,球迷买1张票可以看该轮全部3场比赛。门票收入统归篮协,扣除运营成本等费用后再下分。这种赛制,导致各队票房号召力的差异,无法转化成门票收入差异,久而久之,各支球队都不再愿意花钱、花精力包装球员、包装球赛。
营销公司悍创运动行销曾购买过SBL三个赛季的营销权,其第11季专案负责人余涵向懒熊体育介绍,这种分润机制下,各队出席联盟活动对球队自身没有直接帮助,导致参与意愿极低,连明星赛的灌篮大赛和三分大赛,都只派出一整季没打过球的球员。
台北富邦勇士退出SBL时,领队蔡承儒提出球队在主场经营、商业模式、观赛体验等方面都想要做出改变。而这些在SBL无法实现。实际上,SBL仅是半职业性质的联赛,篮协主管、各队参与,没有升降级。7支球队附属于不同企业,各企业经营球队的目的并不统一,既有真心想职业化运营的,比如富邦勇士,也有瞄准场外利益的球队。
在第17季前,各队赛季投入通常在5000万新台币(约1100万元人民币)左右。拥有一支联赛队伍,接受少许亏损,无法负担就转手,是企业的普遍心态。因此,一些球队倚靠球季预算长期“躺平”。加之球员流失严重、负面新闻频出等原因,SBL的关注度愈加走低,各队门票分润趋近于0。
▲作为SBL创始球队,高雄九太科技十九年间经历4次转让,易主最多。T1联盟成立后,队中主力转投T1高雄全家海神,并拿下T1元年总冠军。高雄九太科技则于2022年5月宣布解散。
2019年5月,第16季结束后,职业化改革终于提上日程。根据雅虎新闻的报道,体育事务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在职篮筹备协调会上提出了后续设想:篮协负责各级篮球推广和国家队组训,而职篮另组专责单位负责营销以及执行。在官方的计划里,新职业联赛CBL定于2019年11月开打。
但新联赛以SBL为基础,管理团队、企业和球队都与原先变动不大,职业化被批为换汤不换药,并不受到认可。改革过程中,不想因职业化而增加投入的达欣工程宣布退回业余性质的甲组联赛,想职业化更彻底的台北富邦勇士则转投ABL,新联赛迟迟凑不齐4支参赛队伍。最终,SBL照旧运行,台湾篮球的“管办分离”,就此流产。
▲台北富邦勇士前身是洪敏泰创办的泰瑞队,林志杰目前效力于此。
PLG:职业联赛翻新气象,
在地化运营创造佳绩
仅仅一年后,职业联赛就办成了。2020年12月19日,PLG正式打响揭幕战,自此结束了台湾篮球20年没有职业联赛的局面。只是这次主导者变成了黑人陈建州。
尽管SBL人气低迷,但篮球在台湾不是没人看。火爆的高中联赛HBL是一种证明;转投ABL后,富邦勇士可容纳7000人的主场,实现了全赛季96%的惊人上座率,则是另一种证明。
▲ABL为东南亚职业篮球联赛,参赛队伍涵盖泛东南亚的多个国家和地区。
疫情爆发,ABL无限期停赛,打断了台北富邦勇士的东南亚征程,另一支ABL台湾球队宝岛梦想家也同样无球可打。陈建州正是宝岛梦想家的领队,在他的奔走联络下,SBL老牌球队璞园建筑的母企业另组“桃园璞园领航猿”,悍创运动行销联合多家企业创立“新竹攻城狮”,加上两支有了职业联赛经历的ABL球队,新联赛正式成军。
▲P.LEAGUE+元年发布会,各球队代表与陈建州合影。
新职篮的出现,实现了台湾篮球迷期待已久的改变;PLG将娱乐球迷、服务球迷作为联赛运营的核心,更获得了明显认可。PLG和四支球队在宣布成立后即全部开通YouTube、Instagram、脸书账号以及官网,PLG的Ins账号粉丝数一个月内便超过7万,而SBL的Ins账号至今未能破万。联赛第一年,PLG球迷总进场人数就超越了SBL进场人数最高的第四季(184386人),第二季的总进场人数362666,更是比前者的纪录几乎翻倍。
PLG出现后,球迷明显感受出职业和半职业之间的差别。组织架构上,差别是最显著的。陈建州在PLG元年记者会上表示,筹划之初就明确新联赛将以公司化运作,各队经理和联赛执行长组成的董事会负责所有事宜的决策。公司初始资本额设定为5000万新台币,陈建州自己出资1500万新台币,4支初创球队每队必须认领10%的股份,他还找来几位好友认购了剩下的份额。
公司制是一个抓点。PLG行销策略总监周崇伟向懒熊体育介绍,公司化是过去台湾篮坛没有人尝试过的事情,现在各个球队都是股东,联赛方跟球队是生命共同体,联盟要对股东负责,帮股东盈利。
PLG设立了主客场制度,但联盟不收取门票分润。凭借经营主场获得的门票和周边商品收入,加上赞助费用等其他营收,有球队在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
联盟的主要资金来源是1年3000~5000万新台币的赞助,这笔钱用来承担联盟的人事成本和基础建设,包括官网数据系统、影片资料库等等。PLG还在YouTube开启免费赛事直播。这些内容和渠道的建立,可以让球迷最直观了解PLG。
球队要获利,球迷是最重要的营收来源。如何吸引球迷?
PLG找准的主攻点是“属地主义”,也就是本地化,立足一个城市、一片地区,经营一批球迷。
PLG将“推动属地主义”写进了联赛章程。
PLG各队的运营成本在1亿新台币左右,而据如今担任新竹街口攻城狮行销总监的余涵透露,球队第二个赛季营销支出就超过2000万。
“并不是把比赛打好就行,”周崇伟提到,“所有攫取消费者注意力的产品,一切娱乐行业,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把篮球这件事情做好是最基本的,怎么让做好的事情被放大,让更多人知道,才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以新竹街口攻城狮的运营为例,球队主场选在新竹科学园附近。这片有台积电、联发科等著名企业设厂的“台湾硅谷”,有超过15万就业人口,其中绝大部分是消费能力较强的年轻工程师和精英,队名“攻城狮”正与工程师谐音。球队运营重心紧抓这张城市名片,结合企业行、校园行、见面会、城市应援计划等措施,打出“这城市需要一支球队”的噱头,刺激起居民的观赛热情。尽管攻城狮最终以9胜15负垫底,深耕本地的营销方式,回馈了处子赛季突破七成的主场上座率。
▲新竹攻城狮在季后赛期间发放了800面城市应援旗帜,球迷领取悬挂后,可拍照上传社交媒体参与抽奖。
T1联赛:球星效应引爆眼球,
长线运营有待思考
就在PLG处子赛季风风火火进行到冠军赛时,一个令人意外的流言出现,并最终成为现实——2021年5月,又一个职业联赛诞生。从靠一个半职业联赛勉力支撑,到两个职业联赛登台对打,变化在两年内疾风骤起。
陈建州曾称自己创建PLG时95%的人都不看好这件事,但显然联赛开打一年后,有意向投入职篮的人变多了。在前NBA台湾区域总经理管光中的发起下,6队规模的T1联盟于2021年5月成立。
在PTT论坛上,有球迷言辞锐利,认为T1联盟的出现是想“分一杯羹”。对垒势头正劲的PLG,又遭到舆论质疑,T1处子赛季并不顺利,元年上座率仅在三成左右。
▲T1联盟2022–2023赛季Slogan
也许巧合,也许必然,魔兽风暴刮起来了。
T1联盟秘书长张树人曾坦承,霍华德加盟对他来说“像是天上掉下来的”,这是T1各支球队的共识。这位NBA历史75大巨星的“踢门人”,具备远超一般球星的影响力。T1有外援薪资上限规定,霍华德的签约却经由6队全票表决,打破了上限。据时任云豹队GM苏翊杰向台湾媒体透露,霍华德的月薪超过了20万美元,是原定2万美元上限的十倍还多。
不出所料,霍华德在台湾引起了现象级关注。他首次出战,网络直播最多同时在线人数达到309588人。作为对比,PLG在2021-22赛季该数据最高值是169920人。赛后,电视转播单位ELEVEN SPORTS宣布该场比赛25~49岁男性收视率刷新了该频道登台6年来的新高。
票房吸引力也非常惊人。云豹已经结束的4个主场比赛,门票全部售空,球队随后将主场各区票价全部上调3倍左右。客场比赛也几乎场场爆满。根据T1官网给出的观众进场数,截至春节前,本赛季整体上座率提升至六成左右,较上赛季翻了一倍还多。
▲爆满的云豹主场
为了更好地实现场外曝光,T1每赛季还要投入2000万左右新台币在转播上。但通过签约大牌球星、增加运营投入,短时间内获得的显著收效,能否转化为长期稳定的收益?被热度吸引过来的人群,能否经营成忠实的球迷?却有待考证。
张树人对懒熊体育提到:“一旦魔兽离开,大家还有没有动力继续来看球,这是我们每天每个礼拜都在检讨的事情。”
2022年12月中旬,霍华德因为伤停轮休,导致现场球迷没能看到魔兽表演,就演化成了一场公关危机。最终,云豹发布对进场球迷的赔偿方案,球队经理苏翊杰辞职,事态才稍稍平息。超出常规的关注可以带来超常的收益,却也伴随异常的风险。迎来林书豪的PLG球队高雄钢铁人,毫无疑问也将面临这种考验。
张树人认为,球星效应只是一张入场券,联盟和球队要做的,是让球迷进场后,愿意更长久地支持球队,“我们努力让看球的两小时,变成4小时。”从赛前的两小时就开放进场,这个时间段里,球迷可以参加摊位活动、啦啦队见面会,看明星开场表演;比赛结束后还能办球员签名会、握手会。
赛场内同样可以大做文章。很多球队会在暂停和中场休息时,安排眼花缭乱的互动环节。T1联盟新北中信特攻就曾和火锅店合作,球员盖一次火锅就现场送十张火锅兑换券。高雄钢铁人在林书豪加盟后,宣布每场赛后都会由他本人送出该场亲穿的球衣球鞋。
“让球赛气氛更娱乐,让买票的球迷觉得值,这些环节甚至比比赛本身更重要。”张树人强调。
▲新北中信特攻举办的圣诞节主场赛前活动
职业化初期,通过球星效应、花哨的营销手段和充满巧思的赛事包装等措施,花3年时间让球迷重新回到球场,似乎重振了行业信心。但无论PLG还是T1,尚处于转播合约零收入甚至负收入境地,好内容还没被包装出好价格,各队运营成本相较半职业时期却已经成倍增长。
高歌猛进的职业化态势下,是否潜藏着竭泽而渔的危机?
目前,SBL仍以4队规模保持运作,PLG和T1则各自拥有6支球队,两千万人口的中国宝岛,一时间容纳着三个联赛18支职业和半职业队伍。对联赛和球队们而言,能否运用更长效的手段,保证俱乐部良性运转,让看球成为本地化的“新民俗”,让台湾CBA五年闭馆、SBL五个赛季后滑向低迷的情况不再重演,是更艰深、更关乎职篮未来的课题。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
,
了解懒熊体育更多产品及服务
。
一支垫底球队,却创造了台湾篮球的最佳主场和最成功营销
单赛季「狂飙」6.33亿,切尔西如何绕过财政监管?
最新公告
CSIC早间新闻05.23(第632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1
5.21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31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0
CSIC早间新闻05.19(第630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CSIC早间新闻05.16(第629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5.14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28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3
CSIC早间新闻05.12(第627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09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技术支持:
协伴云|商协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