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活动预告

News Center

协会动态

一季度运动品牌业绩集体上涨 安踏拓展产学研“谋未来”再加码
2023-04-30 11:44:09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达269亿元,同比增长5.8%。自去年5月国务院推出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来,生产和需求持续恢复,中国经济呈现触底回升态势。
一季度,安踏、李宁、特步、361度等港股国产体育用品企业最新发布的一季度公告也显示,整体呈现上涨趋势。其中安踏集团旗下安踏品牌、斐乐,以及所有其他品牌的零售额均实现正增长,斐乐品牌一改去年的增长颓势,首季度实现正增长,FILA零售额同比取得高单位数正增长,其他品牌同比取得75%-80%的正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安踏与高等学府在产学研领域的深度实践也再获高光。安踏集团与体育界高等学府北京体育大学宣布深化合作,为联合创立的“北体-安踏运动科技研发中心”正式揭牌。与此同期,安踏集团也宣布和清华大学签约继续合作举办第二届“全球运动装备创新设计大赛”,面向全球征集运动装备创新设计作品。
据悉,“北体-安踏运动科技研发中心”将依托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科学研究资源,借助安踏集团资金及产业支持,打造国家级运动科学研究平台,在未来5年开展前瞻性研究,高质量的推动运动健康和高水平竞赛领域中国标准与体系的建立。力争在运动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奥运备战服务、运动科技产品研发、应用体育科技转化等方向取得突破。
第二届“全球运动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主题为“以动酝势Create Your Signature Move”,主张以美学视角记录超凡时刻,以个性原创为宗旨,发现创意人才,培养其成为释放品牌独创性的原动力。大赛面向年轻设计师及全球顶级院校征集运动装备原创设计作品,配备有全方位、高水准、高规格比赛服务支持体系,由全球知名设计师、行业专家担任评委团队,入选选手将由名师亲授设计经验。奖金总额高达300万元,赛事产出的优秀创意成果将由安踏集团投入资源进行市场转化。
一季度运动品牌业绩集体上涨 安踏持续发力产学研“以谋未来”
近日,国内港股体育用品企业相继发布一季度公告。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安踏品牌的零售金额同比取得中单位数的正增长,斐乐同比取得高单位数的正增长。新兴品牌则延续了高增长态势。去年同期,迪桑特、可隆等在内的所有其他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与2021年同期相比取得40%~45%的正增长。今年,所有其他品牌的增长再提速,达到75%~80%。
2023年第一季度李宁品牌(不含李宁YOUNG)零售流水同比增长中单位数、环比2022Q4下滑10~15%增速转正。分渠道来看,线下表现优于线上,线下、线上零售流水分别同比增长高单位数、下滑10~15%,线下分拆来看,零售和批发流水分别同比增长10~20%中段、中单位数。另外,一季度李宁YOUNG零售流水表现好于大货、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

一季度特步主品牌各经营指标均较2022 年第四季度明显改善。季内,特步主品牌全渠道零售流水同比增长约20%;特步专业属性突出的跑步产品零售额同比增近40%,尤其是定位为高端专业运动品牌的索康尼增长势头尤为迅猛,季内零售额同比增长更是增近100%。随着春季新品逐步上市,特步零售折扣7-7.5 折,环比2022 年第四季度的7 折有所改善。

361°一季度业绩也持续高增,主品牌零售额同比实现低双位数增长;童装品牌同比去年增长约20%-25%;电商业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整体流水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5%。
体银智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中统计港股体育上市公司2022年财报也显示安踏、李宁、特步、361整体收入都呈上涨趋势。安踏集团2022全年收入达到536.51亿元,同比增长8.8%。安踏年报中也特别提到,创新投入行业领先,集团投入近人民币13亿元用于技术创新研发,推进可持续包装,提升环保材料占比。据悉,2022年,安踏集团进一步拓展全球研发体系,深入展开与清华大学、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创新研发合作,并宣布每年投入10亿元研发创新资金,额外设立超2亿元的员工创新项目基金及超过百万的奖金鼓励员工进行商品创新。
2022年安踏集团联合清华大学打造的先锋赛事——首届“全球运动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就是标志性合作事项。首届“全球运动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于2021年启动,经过原创设计作品征、专家初评、网络评选、决赛评选、导师指导、样品制作、作品展示等环节。大赛收到了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共计1512件,其中鞋品组733件,服配组779件。获奖作品在安踏创新科技发布会、中国时装周、北京时装周、青岛设计节上进行了创新概念展示。其中多件优秀作品在产业转化中,将于不久后与消费者见面。
拓展“产学研”突破  溯源“北体-安踏运动科技研发中心”
体育bank了解到,2021年,安踏集团即与清华大学联合创立的“清华大学-安踏集团运动时尚联合研究中心”,联动清华大学多院系跨学科资源,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体育用品行业创新平台,通过前瞻性运动科技研发与创新成果市场转化的深度融合,在材料、设计、人才、行业研究等四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安踏通过产学研结合不但探索运动产品的未来,发现和培养创意人才。此次与北京体育大学深化合作挂牌“北体-安踏运动科技研发中心”,也是安踏在产学研深入拓展合作的又一次深化。
据悉,“北体-安踏运动科技研发中心”下设人体运动工效学、田径运动科学、水中运动科学等五个实验室,科研团队由我国奥运金牌运动员、知名教练、运动科学专家、运动康复专家、其他领域交叉学科专家,及国际知名体育科学专家共同组成,通过多学科融合、创新实践,探索奥运备战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与大众运动科技研发。在竞技体育方面,运动科技研发中心将整合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医学、运动训练学、人工智能等领域专家和资源,结合安踏集团新型智造,为国家队出征奥运提供科技创新保障;在大众健身、青少年健康、马拉松运动表现提升等领域,中心将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技创新,推动安踏自主科技深入前沿领域,将国家队奥运备战科技应用于大众运动,为我国运动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卓越的科技保障。
北京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剑表示:“北体大与安踏集团共建‘北体-安踏运动科技研发中心’,作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速新时代运动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运动科技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等工作,共同推动科技兴企、科技兴体、科技兴教的实践探索,意义深远。我们期待早日取得预期成果,持续不断地为奥运健儿提供支持,为大众健身提供保障,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科技的力量。”
事实上,安踏集团与北京体育大学合作由来已久,2015年以来,双方已在运动装备与表现、运动规律研究、奥运科技研发、儿童青少年运动研究等诸多领域开展十余项合作。双方开展的前掌跑鞋联合研究,对比了安踏“前掌之王”跑鞋与其他碳板跑鞋对人体运动的影响差异,并对跑步经济性研究、短期跑姿应激性改变以及长期跑步的适应性改变等方面开展深度研究,为安踏的前掌之王跑鞋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帮助安踏不断优化提升产品,助力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中不断突破。2022年11月至今,安踏“前掌之王”跑鞋已经累计助力运动员12次登上马拉松领奖台,其中5次赢得马拉松冠军。
瞄准“自主创新”  探索运动产品的未来  
安踏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赖世贤在揭牌仪式中表示:“创新是企业生存之本,安踏集团坚持不断投入科技创新与研发,并携手国内知名高校探索整合社会学术资源实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安踏和北京体育大学有着极为深厚的合作基础,我们将延续双方合作建立北体-安踏运动科技研发中心。双方将结合彼此优势,以打造性能领先的奥运项目运动装备为主要目标,加速专业人才培养和重点项目研发及成果转化。在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产业合作、政府项目及奖项合作申报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提高中国体育装备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自主创新的成果来满足行业高速发展的需求”。正如安踏集团内部的表态所说,自主创新始终是国产运动品牌面临的重大挑战。多年以来,安踏集团持续加大研发创新中基础学科的投入,深耕运动科技研发与创新设计领域,成立行业首家运动科学实验室,建成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并积极与国内外各大知名高校深度合作,整合全球最顶尖的创意、设计、技术、学术研究及供应商资源,突破运动科技技术壁垒,支持“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合作伙伴,安踏集团已连续合作8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累计为22个项目国家队打造比赛装备,还将为中国健儿出征杭州亚运会及巴黎奥运会提供装备保障。
—END—
媒体合作或寻求报道
13120329986(微信同号)
有硕士学位的体育EMBA项目报名联系
孟老师13810605592(微信同号)
报告咨询体银商学院课程咨询
13810822412(微信同号)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