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26日,体银商学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运营管理研修班将落地厦门,届时系列青少年体育培训领域资深经营者将作为专业导师与学员进行深度分享。体育bank特别提前采访了将在此次课程中讲授《体能训练馆的运营逻辑》课程的PARD体能训练中心合伙人徐婉微,她从多年体能训练实战和3家体能训练馆的经营实践中,和我们分享了青少年体能训练馆的发展当下和未来方向。

“体能训练不仅能够提高成绩,更重要是让运动的生命线更长”徐婉微曾是一名国家健将级的职业运动员,2008-2010年全国现代五项锦标赛冠军。23岁时因过度训练导致伤病被迫退役,“其实23-28岁才是职业运动员的黄金期。”现如今从她的话语中仍然能够感受到退役时的无奈。她认为国际上很多国家的训练理念也更偏向于从小更注重体能训练,而不急于做过度专项训练,这样24-28岁是运动员出成绩的黄金期,有的职业运动员甚至40岁仍然在打职业赛事。
受伤退役后,徐婉微没有离开自己钟爱的运动领域,开始进行系统的体能训练研究,并开始了体能教练的工作。她也由此对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切身体会。在青少年体能训练领域深耕后,她更加坚定了自己做体能训练馆的原则——“体能的存在,是要去不断的创造身体机能最大化,不断去突破身体的极限。体能训练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运动员,不论是职业的还是业余的,更大限度挖掘运动能力,延长运动周期,而不是急功近利地去为市场而过度开发,过度训练,最后导致伤痛过早退役。”
2016年,徐婉微与朋友联合创立了PARD综合体能训练中心,她介绍,中心训练项目覆盖成人和青少年。目前训练中心在北京朝阳区已经组建3家分店,拥有1000余名长期会员,青少年体能训练有效会员也保持在400人左右。


徐婉微介绍,其实在PARD综合体能训练中心创建之初是以成人体能训练为主营方向的,PARD综合体能训练中心在成人体能训练体系方面积攒了较为深厚的实力,做课程输出的同时,以训练中心人群为基础的体能赛事和面向B端开展的赛事也受到极大欢迎。“越运动越年轻!”很多人在参与PARD综合体能训练中心体能训练后,身体代谢和运动能力都得到了增长,训练中心因此也收获了长期商业赞助的加入。成人体能训练体系的搭建也为训练中心撬开了青少年体能训练的大门。2019年,PARD综合体能训练中心得以机会为北京人大附中三高足球队提供体能训练服务,面对这样一支具有运动基础的校园足球队,PARD综合体能训练中心专门针对足球项目进行了专项体能训练课程的研发,通过两年多的训练之后,人大附中三高足球队也成为第一支打进全运会赛场的校园足球队。就在5月8日,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男子高中U17组北区预选赛第三轮争夺中,北京人大附中三高又以三连胜暂列A组榜首。从这次足球专项体能训练服务开始,PARD综合体能训练中心开始全面转战布局青少年体能训练市场。根据青少年体能训练需求,他们将业务模块划分为基础体能、体考体能和专项体能三大板块。基础体能主要结合青少年不同年龄段所需要的身体机能发展需求,进行训练规划;体考体能,则主要针对目前学校的体考项目,有针对性的地进行体能训练;专项体能,目前分为很多个专项,包括足球专项体能、篮球专项体能,还有游泳专项、高尔夫专项、击剑专项、网球专项等等各个单项的体能。徐婉微介绍,目前市场上体能培训产品主要还是以体考为主,还有一些幼儿体适能,主要针对兴趣培养的基础体能训练,但值得关注的是,专项体能是青少年体能训练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板块,她介绍,目前专项体能占PARD综合体能训练中心青少年体能训练业务的60%以上,未来一段时间,青少年专项体能训练需求还将持续增长。
转战布局青少年体能培训市场后,PARD综合体能训练中心同时也面临教练员团队输出的巨大挑战。徐婉微坦言,教练是体育培训行业的重中之重,也是全面布局青少年体能培训的最大壁垒。“接下来教练员的培训和提高成为我们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足球专项体能训练给了我们一个青少年专项体能的高起点,再加上我们现有教练员大多都是职业运动员退役,所以在了解运动项目上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专项体能还要有长远的规划能力才能去制定系统的训练周期计划。”对于训练周期计划,徐婉微举例说道,比如我们可能从零基础开始带运动员,然后一直到他打比赛,再到比赛前训练大周期小周期,以及配合训练计划、比赛计划的恢复训练等等,这些都要求教练员具有非常强的实战能力,同时,专项教练还需要具有实时跟进前沿赛事打法和综合技术分析的能力,更系统地完成专项体能的提高训练。PARD综合体能训练中心由此在教练员队伍建设上也迈出了关键步伐,PARD综合体能训练中心内部开始每周组织2次教练提高培训,并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体能培训导师进行理论架构的培训,教练团队同时也会定期组织向更高职业队伍去学习,并针对性地开展学员训练进展和前后运动成绩的分析会。PARD综合体能训练中心渐渐培养出一批属于自己能带专项的教练员。“我们也坚信专项体能板块未来的市场还很大,教练员和课程门槛是壁垒,也是我们的机会。壁垒越高,我们不可复制性就会越强!”徐婉微和她的团队梳理了专项教练员队伍打造的核心要领,这把双刃剑在疫情后也开始发挥出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她也介绍,目前慕名合作的俱乐部逐渐增多。
教练队伍扎实让PARD综合体能训练中心很快就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很多孩子在上了四五节课之后,在专项上面就表现出了很明显运动成绩的增长,家长也逐渐意识到原来体能训练还这么有效。”徐婉微也不无骄傲地告诉体育bank,“我们的运营优势里我觉得最好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客户粘性是很强的。我们一直服务于专项,你练了体能你的专项就会提高,有的人可能训练到第二年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站上了同级别的最高领奖台,这样家长和俱乐部教练对体能训练的认可度也口碑相传,给我们带来了相当多的新增长。”更让徐婉微觉得骄傲的是,目前,PARD综合体能训练中心的青少年学员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在疫情前就开始加入训练,经过疫情洗礼后,仍然留在训练中心继续训练,训练中心则根据学员的年龄、身体状况和运动项目训练计划进行跟进式进阶提高。因为有了系统和成长,用户粘性增加了,PARD综合体能训练中心也破除了传统训练馆打价格战和团战的模式,据悉,PARD综合体能训练中心目前运营的主要模式还是以一对一的私教课程为主导,单课课时费用也略高于普通标准。
“未来我们也考虑以我们的课程和教练员培训体系为软件,向更多体能训练机构进行输出和拓展。”对PARD综合体能训练中心未来发展,徐婉微深思后告诉体育bank,从根本上说并不希望以经济导向来影响体能训练发展,而是更希望去服务青少年的成长,让他们的运动寿命增长,她腔调“我们会一直秉承着我走更专业、更专研、更专注的训练模式。”据介绍,PARD综合体能训练中心目前仍以自营店面为主,加盟拓展未来一定时间内也将以教练和课件的软件输出为主。5月24-25日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运营管理研修班(厦门站)现场,PARD体能训练中心合伙人徐婉微将系统讲授《体能训练馆的运营逻辑》,深度讲解体能训练课程研发与体系打造以及体能训练馆的运营和长效发展,更多精彩内容课程现场徐婉微面对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