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活动预告
News Center
协会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详情
张之臻闯进法网32强后,他爸爸讲述了26年来的养育心路
2023-06-02 21:01:42
6月1日晚,巴黎的罗兰加洛斯球场,法网男单第二轮,26岁的张之臻面对阿根廷选手蒂兰特,发挥稳健,直落3盘,以3比0的比分击败对手,成为首位晋级法网男单32强的中国大陆选手。
这是他创造的又一个历史突破。就在第一轮战胜塞尔维亚选手杜尚·拉约维奇后,他成为了过去77年第一个在法网赢得男单正赛的中国大陆男选手。
第二轮比赛的前一天,懒熊体育联系到了张之臻的父亲张卫华。足够资深的中国足球老球迷,或许对这个名字会有印象——张卫华年轻时是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代表上海豫园、广州松日、青岛中能、上海中远等队征战职业联赛,踢中后卫,以作风硬朗著称。退役后,他选择专心辅导儿子打网球。
他很客气地回复:“能不能等第二轮比赛结束后再交流?儿子比赛期间我会很专注,朋友安排吃饭或踢球都要推掉。如果你时间可以的话,我们凌晨时聊都没关系。”
在击败蒂兰特之后的深夜,张卫华如约而至,他向懒熊体育讲述了儿子的成长经历,这个正在法网开拓新历史的张之臻,到底是如何炼成的。最后他说,张之臻下一场将挑战赛会4号种子鲁德,取胜难度很大,但他仍旧会像以往那样,守候比赛,等待奇迹。
在父母对体育教育越来越重视、投入越来越大的背景下,这段养育历程颇有参考意义。以下内容为张卫华自述。
为儿子打网球而搬家
儿子出生后的那几年我都在外地踢球,在广州松日踢了两年,后来又去了青岛中能,踢了4年。他妈妈的工作也比较忙,我们两人很少有时间照顾孩子。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想把孩子交给老人来带,因为我们知道,一旦让老人带孩子,就会过分溺爱,把孩子宠坏。刚好我有个朋友在幼儿园教游泳,可以让孩子寄宿在那,我们把张之臻送了过去,一边上幼儿园一边学游泳。
这么做既解决了我们没法照顾孩子的困扰,同时也让他从小就感受集体生活,养成独立的习惯。爱人或家里老人每周把他接回来一次。
对小孩子而言,游泳是生存技能,肯定要学,但没想着要走专业路线。他从5岁开始学习打网球,与七八个孩子一起上周末学习班。说是学习班,就是打着玩,培养兴趣。
打了一两年后,教练觉得他有些潜力,就建议我们把儿子到徐汇区的少体校,那里培训水平更高。就这样,他小学就去了徐汇区少体校。我家当时住在虹口区,为了让儿子更好地在少体校读书、学网球,我在学校附近买了套房,全家都搬到了那里。
我们在虹口住时,爱人每天上班路上只需十分钟时间。搬到徐汇后,差不多要四五十分钟。没办法,为了孩子打球更便利,她只能牺牲一些自己的时间了。
▲张卫华与儿子张之臻在一起。
为做好基础训练休学一年
练习网球时间长了以后,儿子开始参加上海市同年龄组的比赛,进了决赛。
他在决赛中遇到了队里打得最好的球员。我去现场看了那场比赛,结果让我吃惊,儿子以两个0比6输给对手。虽然拿到第二,但与第一名的差距实在太大,根本没得打。
后来我知道,对手平时练得比较多。他的父母会在周末给他安排加课,而我们从来没有。
我当时问儿子:“你将来打算想好好读书还是打网球?”他回答说:“我想打网球。”
我当时已进入到职业足球身涯的最后时刻,从青岛中能转会到上海中远,我36岁,动了退役的念头。当时想着,反正足球也就这样了,应该好好去带一带儿子了。一年后,我从中远退役,专心带他。
当时我做了个决定,让他休学一年,专门练网球。每天上午,我会带着他做步伐、灵敏度、轻微跳跃和小力量训练。
职业球员出生的我知道运动员最惧怕的是伤病。如果力量和身体状态达不到要求,很容易受伤。一旦受伤,就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所以身体素质的训练很重要。
身体训练结束后,我还会带着他去球场练一小时发球。上午的训练从8点半持续到11点半,中午休息,下午再去体校跟着专业教练练3个小时。
运动是没有窍门的,就是看谁付出得多。你打5000个球,我打500个球,我怎么能跟你比?要想成功,必须比别人多练。这点在足球上也一样,很多过去技术好、有天赋的球员,从小进国少队、国青队,但后来身体不行,踢着踢着就离开了。我们那个年代30多岁就算老将了,看看现在,C罗、梅西多大岁数了?人家还在踢。
我是36岁退役的。即便退役的时候,YOYO体测、3000米跑仍旧可以稳稳通过。商竣程的父母也是运动员出身,他们在最初阶段也一定会告诉儿子应该练习什么。
除了刻苦训练外,感情也很重要。只有你对网球有感情,才愿意付出更多,才能走得更远。
▲张卫华在西班牙与纳达尔教练弗朗西斯合影。
他未来的路只有网球
经常有人会问,你为什么没有把儿子送去踢足球,而是打网球?
记得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对他说:“等哪天我把你送到徐根宝的基地里,练练足球。”他当时已在打网球了,我是想让他把脚练得灵活一些,步子快一些,因为网球的步伐和足球的步伐有相似的地方。
我身高有1米86,骨龄检测结果显示,儿子的身高会超过我,这就要求他的脚下要更灵活,不能笨重。
网球打到最后打的就是脚,而不是手。球员的预判、脚步的运用、前后左右跑动都很关键,只有你跑到了,才能打到球。
一听我说要送儿子去根宝基地学足球,教练立刻问:“这是真的吗?你真的要送他去踢足球?”
我笑着说:“没有,那只是开个玩笑。”
不瞒你说,我当时就已经认定儿子未来的路只有网球,再没有第二条。
足球想要踢好真的太难了,而且大环境不好。我身在其中,知道它的问题所在,比任何人的体会都深,“让儿子踢足球”的心从一开始就死了。
▲在国内参加比赛的张之臻。
我带儿子练了半年后,他的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上海网球队当时正处于新老交替阶段,缺少队员,主动询问我们是否想到体工队训练,儿子那年刚满10岁。
教练对我们说,他来到上海队后,可以随队伍去澳大利亚训练,吃住由队里负责,家里只要负担往返机票即可。我很爽快地答应了,举双手同意。就这样,儿子跟着上海队去澳大利亚训练了三个月,这是他第一次出国锻炼。
从那时起,儿子的网球之路开始朝着职业的方向发展。当时也给他定过一些目标,比如最好能拿到大满贯冠军,或者拿到亚洲冠军、进入世界前100位,最差也要拿到全国第一。
小孩嘛,总要定目标,有时把目标定得高一些没问题,这样更能激励他前行。
想打好球必须走出去
跟随上海队在澳大利亚训练三个月后,儿子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他后来又到西班牙、美国、法国,跟着人家的俱乐部训练、比赛。
足球和网球都是源自国外的运动,一定要把孩子送出去。中国足球当年送健力宝青年队去巴西学球,出了一批人才。日本足球也是学人家的东西,学得有模有样,中国没人学,所以踢不好。
说回到网球,我们过去多数时间都是在国内比赛,有时会去国外打一两站比赛,这样拿不到足够多的积分,连参加大师赛的机会都没有。上海办网球大师赛时,我们的运动员只能凭外卡参赛,但这不代表你已经是高水平运动员了。
现在被大家知道的几个年轻的网球运动员,商竣程、吴易昺等人,都是在国外打出来的。
这些孩子整天在国外打比赛,混在那个圈子里,自然就会融入进去。他们知道国外最先进的打法是什么,知道国际比赛对手的特点。
说得直白一些,你天天和他们混在一起,什么都熟了。再打国际比赛,也不需要外卡了。
▲参加法网比赛时的张之臻。
我们以前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亚洲人在各项体育运动上都是身体吃亏的,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百米飞人苏炳添在赛道上可以和非洲运动员较量。在球类运动项目上,我们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不比别人差,只是过去没有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这些年算下来,(国家和家庭)培养一个打进世界前100名的网球选手大约要花费2000万人民币。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孩子本身,如果他没有上进心、不喜欢这项运动,投入两个亿也打不出来。
经济条件变好后,一些中国家长把10岁左右的孩子送到国外的俱乐部练习网球,一年下来,吃住和训练费用大概要100万人民币,如果家长一直跟着,还要多五六十万的开销。
想要成功,是需要投入的,甚至要承担打不出来的风险。过去这一年,张之臻一直在欧洲打比赛。如果打不好,就没有更多的奖金和赞助支持,自己要承担一两百万元的费用。还好,他的成绩可以接受,让我们没有受到经济上的损失。
目标朝着世界前20努力
儿子在国外打比赛时,我从来没有跟着,所有的事情都靠自己和团队解决,打球是他自己的事业,他有能力处理好各种问题。
这些年下来,我去现场看儿子比赛的次数很少。他有一年在苏州参加挑战赛,我自己一个人从上海开车去现场看他比赛——我是偷偷去的,儿子不知道。
结果那场比赛第一盘就输了,我心想肯定赢不了了,提前离开了。等我开车回到上海后,发现比赛还没结束,我离开后他反而赢了。
还有一次在珠海打公开赛,他拿到五个赛点。他们俱乐部的人当时对我说:“这场稳赢了。”但最后却是输了。
我总共在现场看了他两场比赛,结果都不好。自那之后,我决定再也不去现场看儿子比赛,除非大满贯决赛或大师杯决赛。因为即便输了,也是亚军。
关于去不去现场看比赛这事,我曾和儿子交流过,他并不赞成我到现场。我能理解他的想法,就像我踢球时也不希望父母来看是一个道理。既然我去看比赛会给他带来影响,倒不如让他一个人安静地备战。
▲张卫华称儿子要向世界前20努力。
现在的我很少与儿子交流网球。他已到了那个级别,我的境界赶不上了。孩子大了,成家了,生活上的叮嘱,父母说了也是白说,这点我是清楚的。生活上的事儿,就交给他和他的爱人处理,我们放心。我现在和他交流时顶多说些鼓励的话,也就这样了。
儿子去年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进入世界前100名,今年的目标是朝着前50名努力。他现在排名第54位,还差一场球就能完成目标。
他身在这个圈子里,比我这个局外人更了解自己和内部的情况,也能给自己定下更精准的目标。
作为父亲,我希望他将来能进世界前30名或者前20名,这也就差不多了。越往上面走越难,一个运动员的成功往往需要各种因素,个人的不断努力,良好的身体状况,一些运气的加持。伤病是运动员的天敌,希望他未来不受伤,越来越好。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
,
了解懒熊体育更多产品及服务
。
融入健身和瑜伽理念的微笑培训,成了一门趣生意 | 创业熊
开放世界+千万奖金,《街霸6》发力改写格斗电竞生态
最新公告
CSIC早间新闻05.26(第633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5
CSIC早间新闻05.23(第632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1
5.21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31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0
CSIC早间新闻05.19(第630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CSIC早间新闻05.16(第629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5.14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28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3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技术支持:
协伴云|商协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