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活动预告
News Center
协会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详情
技术发展能让体育内容更好吗? WSC研讨会推动行业深度对话
2024-03-11 20:31:31
文 / 杨雨蒙
编 / 陈点点
ChatGPT横空出世不过一年多,OpenAI就再度推出Sora,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体育世界里依然行之有效。目前AI、智能算法、XR等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体育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当中。
在此前ECOTIME年会期间,WSC体育邀请了众多行业人士,开展了一场核心议题为「技术发展,让体育内容变得更好了吗?」的体育研讨会,旨在促进业内沟通交流,
探讨科技发展与体育内容相
关的经验,洞察与最新的体育内容技术发展趋势。
WSC Sports 中国区负责人赵阳首先介绍了WSC的构成,作为一家体育科技公司,已经服务了海内外400多个联盟和转播商。其使用的AI系统可以通过对视频内容自动识别和标注,为观众提供更智能和个性化的观看体验,如自动剪辑精彩片段、推荐相关的内容等。
不仅如此,该系统还可以通过对比赛的分析和挖掘,为观众提供更丰富和深入的赛事信息和洞察,如球员的表现、战术的变化、关键的时刻等。
随后赵阳和NBA X的CTO陈燕青进行了圆桌对话,通过NBA App的发展,讨论了技术和用户,谁将成为平台发展的主导的主题。
最后则围绕主题:
「破圈,是好内容的标准吗」进行了全员讨论,多名行业人士进行了观点碰撞和探讨。
技术进步仅提升效率,而不是重构内容
ECO STUDIO在2023年为法甲联盟制作了一系列视频,其中《法甲球迷穿搭变迁史》这一则视频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达到了「破圈」的效果。
氪体创始人陈点点看来,所有的体育内容,不管说本土化,还是为了更多的流量,达到扩圈的目的,都需要跟别的元素来结合。
「因为很多时候硬核的球迷的需求,是非常密集、且窄的,」他在会上表示,「我们做的另外一个节目《体育研究所》,流量很高,内容也很好,客户也特别喜欢。然而,从影响力来看,我认为非常有限,需要一些破圈,以便融合和跨界发展。」
但对于「破圈」是否是未来的发展,陈点点却持有持否认的态度。
他认为,流量可能在短时间内有帮助,然而内容并不能占领用户心智,也就是真实的留存量并不高。
现在体育内容牵涉到两难境地,即想要做好某个产品时,难以找到大流量和跨界破圈的因素,而现如今的好产品需要持续刺激用户,因为消费者当下的需求是两三秒内就需要得到刺激和回馈。
「未来的体育内容不会朝跨界扩圈的方式发展,垂直领域的深度内容,只要将运动迷的圈层服务好,就足够完成使命。跨界内容只是加分项,而不是初衷。」
图源:BBC
BBC的经典节目《Match of The Day》创办于1950年,然而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内容本质上并没有改变,只是在近几年的剪辑和战术分析中运用了很多AI领域的技术与新科技,使得节目效率更高,让嘉宾分享的比赛观点更清晰直观。
陈点点对此认为,
「技术的进步是在原有框架中完成细节和应用生产效率的提升,而不是创造新的需求和重新构建整体内容。」
中国足协旗下公司福特宝的王鹏骅有类似的看法。「我认为平台,需要专注为自身的深度用户提供服务。」
「我们的内容流量好的始终是国家队,也进行过其他项目,但都不理想。例如今年策划了女足联赛的探营,但流量始终无法超过国家队的采访。我们的用户大多只关注国家队,在那里发布时尚休闲等内容,他们无法感受到。」
但需要指出,在目前足球运动的大背景下,球迷群体的数量在流失,电竞、飞盘等都在瓜分体育用户,内容如果仍然只关注于现有用户基础,对足球来说缺少增量。
以中国足球为例,足协更需要一些破圈的内容来获取增量,来让更多人接受足球运动。但协会服务的是存量球迷,所以需要寻找到一个载体,来帮助足协发布内容,以此触达想要获取的增量用户。
王鹏骅还认为:
「
并非破圈的内容不能做,而是渠道与内容需要更匹配。自己的破圈内容,要让该圈子的人发布,而不是我自己发布,
足协旗下账号还是专注于存粹的足球内容。」
「如果我们制作了一个中超版的球衣内容,时尚杂志或者时尚KOL来发布,可能它的用户群体会感知足球好像还挺好玩的,我要买两件这球衣试一下,这能带动一些共振,能够触达我们想要的用户。」
对此,
赵阳总结到,对于破圈而言,可能渠道比内容往往更重要。
草根赛事内容,值得更多关注
氪体在2023年也针对国外体育内容平台做了许多研究和报道,其中Overtime等切入草根篮球内容的平台非常火爆。
图源:ESPN
此类诞生于民间的草根赛事,逐渐发展出自己的内容生态,再转化到商业的路径,已经非常成熟,但同时,国内类似的草根、校园赛事变现效果却并不理想。
由篮战与中体协教育部共同运营的中国高中篮球联赛、中国初中篮球联赛,就是其中的案例。根据统计,目前全国高中生和初中生数量超7000万,对于学生来说,校园篮球会得到非常多的关注,这产生了巨大的流量来源,但由于赛事基础薄弱,潜在的流量池并不能得到良好的转化。
篮战总经理林葳介绍到,五个赛季后,运营方发现的最大的问题是,许多赛场上的内容无法获得良好展现。「每年高中联赛22个省,初中联赛24个省,有大量的比赛的内容是白白流失的。」
由于参赛省份众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成本去做内容,但以目前运营方的能力来说,并不能做到全国范围内的覆盖,为此更需要科技来辅助内容产出同时节省人力成本
——美国校园联赛就是如此,通过设备能将赛事直接在校园中开展,不仅做到全覆盖直播,更能帮助主办方与观众采集到各项所需数据。
当有了基础之后,更多的内容创作机会才有机会实现,例如与WSC合作自动生成精彩集锦;与B端品牌进行商业合作;或是在赛场上、赛事表现上进行各类推广与合作。
在本土而言,职业联赛则是体育平台更为关注的领域。深耕NBA多年的腾讯对赛事运营有更深的理解。
腾讯体育的黄祎分析了北美草根赛事和高中赛事火爆的原因。
首先overtime切入的市场是高中篮球、橄榄球,众所周知,北美的职业联赛发展已经非常成熟,甚至大学联赛都已经发展得十分饱和。与此同时,高中领域的赛事相对空白,不过也发展到了全国范围。不仅如此,在北美的体育发展水平下,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竞技水平,保证了赛事的精彩程度。
「如果我们开发类似的内容,实话说这些各方面的资源、条件都缺一不可。」
黄祎表示,「当下的问题是,我们产业还没有到那个阶段,尤其是我们线上消费方面还没有完全规范,甚至我们头部的职业赛事,中超和CBA的内容依然还有提高空间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指望明天就能孵化出这样一个具有商业价值的内容项目。」
总的来说,黄祎认为这类内容方向一定存在,但需要时间,尤其是在目前大平台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时间周期去等待 IP成熟,只能在用户认可度比较高的项目上作出重点投入。
但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到,草根赛事背后蕴含巨大的内容潜力和价值,等待行业的发展和发掘。
平台「破圈」,更需要产业整体的进步
正如上文所说,体育内容想要「破圈」不仅需要与跨界领域联动,更需要相关平台的助推。
作为国内领先的足球迷社区,懂球帝从一开始转载内容到自己生产内容,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历和运营经验,同时,扩圈也是平台发展和商业化过程中所必须要面对的事实。
懂球帝的何烨伟表示,「我们观察到,目前平台用户数量遇到了一定的瓶颈,为了更多的用户,我们也想要扩圈,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其实这是挺难的一件事。」
对于此类平台而言,虽然创作了许多体育内容,但内容的主体不是平台,而是国家队、德甲、中超相关的赛事或者球队、球员IP,平台只能从用户可能感兴趣的角度去切入,没办法完成内容的独创性和稀缺性。
「换句话说,我们能守住平台目前这些人就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我感觉目前足球用户增长还没到瓶颈,如果我们保证足够满足用户的内容,那么用户的数据上还有空间可以提升。」
图源:懂球帝
此外,何烨伟还认为,对于体育内容,得有所区分,以C罗梅西为例,其实并不需要过多的设计,他们自身就是破圈的因素,而在此之外,平台要做的或许是需要和IP方,乃至其余领域,例如小红书、抖音这样的平台合作,共同创造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概念,吸引更多的用户。
当这些用户来到这个领域足够久,成为粉丝之后,为获得更及时的内容消息,自然而然会进入到诸如懂球帝这样的垂类平台。但这对于需要商业化的平台来说,还只是第一步。
小红书作为在跨界领域目前比较成功的平台,自然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打法,从一个专注于旅游攻略分享的小平台,发展到如今能够引领时尚潮流的生活平台,小红书也在去年开始大力发展体育内容,以此希望打入男性群体当中,实现自身的用户数量增长和发展。
其中戈登中国行、西甲名宿中国行、克莱汤姆森中国行,以及梅西、C罗的比赛,小红书都参与其中,吸引了大量的体育迷加入,同时在城市圈层当中,很多人对小红书的印象也在改变,不仅仅是一个女性专属的平台,而是一个涵盖了许多领域的内容集散地。
图源:小红书
小红书的汪朱马透露,从数据上来说,平台目前的用户数据基本上是7:3,男性达到了30%的数据,也由此证明男性数量增长非常迅速。
▂
不难看出,几位行业资深人士对于体育内容都有自己深刻的理解,从中我们更能看出,技术发展对于体育内容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不论是技术决定内容,还是内容需求促进技术发展,其背后都绕不开WSC这类深耕技术的体育科技公司的努力。
通过举办这次研讨会,WSC Sports不仅展现了自己在促进技术和体育内容融合方面的强大能力,还成功搭建了一个行业沟通交流的平台,让来自不同背景的体育从业者能够共同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外,只有行业整体的发展,才能带动这个领域的受众变大,在此基础上不论是平台、内容创作者还是赛事IP,才有机会获得更多所谓「破圈」的机会。
正如赵阳在会议最后所说:「把体育产业这块蛋糕做大,这样整个行业所有人都能够受益。」
﹀
微信推送机制再改版,为防止走散,请将「体育产业生态圈」设为⭐星标,接收及时、优质的体育内容。
高瓴对运动鞋服市场的判断,写在百丽这7年变更里
2块钱的矿泉水,为什么总爱花大价钱玩体育?
最新公告
CSIC早间新闻05.23(第632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1
5.21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31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0
CSIC早间新闻05.19(第630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CSIC早间新闻05.16(第629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5.14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28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3
CSIC早间新闻05.12(第627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09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技术支持:
协伴云|商协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