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做对了,比快重要|韩牧专栏 动作做对了,比快重要|韩牧专栏
最近去拜访了12年前认识的一位老朋友,正是她的帮忙,开启了我采访那位商业大佬、并成为朋友的旅程。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当年对我还挺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经常会互动一下。
通过12年的维度再来看当下、房地产、经济、商业媒体以及彼此在做的事情,都共同感慨到了一句话:
“一个时代结束了。”
这几天,忙完嘉年华活动的空隙,读了《以色列诞生记》,在四本漫长的书本里找找历史的坐标,残酷、战争、和平、团结、背叛……这些既是属于以色列历史的关键词,也同样适应于所有的人类与族群。正如作者、也是美国犹太裔小说家赫尔曼·沃克所说:
“别想着用一次战争就讲清楚这件事,这是一个百年故事。”
这句话的指向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所有事情,不管我们怎么想快速给予问题的答案,但在当下,每个人都可能没有答案地过完一天又一天。经过这几年的调整,我们告别了那种高速运转、即时回馈、效率优先、增长至上的阶段,转而进入了慢节奏、慢行业、慢生意的时代。
有趣的是,我所在的体育产业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慢”的标签,似乎是最适合这个时代发展节奏的。
但慢不等于抛锚,也不等于牺牲品质。慢下来,可能得做正确的事情。
记得十多年前科比来中国,我在耐克的安排下有幸跟他一起训练了一次,大概10分钟左右,我们所有人都在快速奔跑、快速投篮、快速到位。但科比停下来,语气很慢地对我们说:“不要快,要慢下来,每一个动作做对了比快重要。”
是的,动作做对了比快重要。
十多年前,我们各行各业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我们的大脑、肌肉、文化都在追求“快”,甚至我作为曾经的商业记者所在的杂志都有两个栏目跟快有关,一个是商业资讯叫“快”,另一个则是“快公司”。
今日来看,我们的确保持了快速增长、快速奔跑,但是,很多动作都没有做正确。几乎所有人都追求快,牺牲品质追求规模,放弃睡眠追求效率,我们只要听到工厂里机器在咔咔转动,那种荷尔蒙就会即刻到达全身。
所以,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真正面对“慢”的时候,我们是对“正确”这个词避而不谈了,每个个体与组织想得都是唯一一个目标:
“活着。”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你活得足够长,不管是公司还是(超级)个体,你就会有无数次所谓的机会。当然这是对生命偏乐观的,另外一个视角是,既然你活得足够长的话,那么,每一代人甚至每几十年就必然会有一次苦难降临。
每个人确实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如果苦难降临在你的身上,你做好了准备吗?
我一个要好的朋友因为一个身体变故,最大的感慨就是:
如果这个病能再晚来几年,就好了。
你看看,人们都是在曲终人散的时候才会说一些无比正确的话,清醒的时候,多数是挥霍,哪个人不是在挥霍青春、时间以及所谓的有意义。不然罗翔老师咋一直强调:人生终究是虚无的,只不过我们用尽了各种方式来对抗虚无。
对我来说,喝咖啡与看书就是对抗人生虚无的最好方式,我把这个当成激励自己,也是悦己。当然,创业更是,我把它当成我走向人生终点经过的阶段,如果人生终究是虚无的,那么大一点的噪声可能会让这种虚无变得不那么沉闷与乏味吧。
PS:
2023年是极其普通的一年,从忙碌的角度来说,是跟疫情3年区别不大,但从对抗虚无的角度来说,都在想着改变与升级,包括嘉年华的改版与升级,甚至团队更聚焦一些方向,更坚定了主营业务的发展。等等。所以,会比之前更忙碌了一丢丢。
可能是新的一年,最近很多人问我对未来大环境怎么看?
哈哈,我还能怎么看呢,现实点说,我对未来的大环境也没有太多信心,但对自己做的事情还是信心满满,因为大环境与未来我无法预判,可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我认知范围内的,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与产业深信不疑。在这之外,就是深表怀疑了。
这不,刚刚忙完我们第八届体育产业嘉年华,从元旦到现在没休息过一个周末,新的事情一个排着一个。忙是肯定的,也是充实的,而且还有一点小辛苦,我能找到让自己持续前进的动力就是,苦中作乐——很多事情会有一定的纠结、犹豫甚至是小痛苦,但同样给予回馈的也是欢乐。既然如此,那就知足常乐吧:故事很长,别想着一次就讲完她。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懒熊体育更多产品及服务。
2024-01-20 21:01:26